2020年11月1日8:00-11:00,按照会议日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0学术年会的专题论坛继续进行。专题论坛十一的主题为:社会分层、社会公正与社会行为。论坛的主持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98858vip威尼斯下载郭永玉教授,评议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许燕教授。

(图为主持人寇彧教授)
(图为主持人郭永玉教授)
(图为评议人许燕教授)
首先作报告的是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的杜洪飞副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经济不平等削弱诚信行为》。该报告通过两个研究,发现越处在经济越不平等的情境中,人们越不愿意归还“丢失的钱包”,即经济不平等削弱了个体的诚信行为。
(图为杜洪飞副教授作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学者黄龙做题为《行为贫困陷阱:概念、机制与干预对策》的研究报告。研究指出行为经济学家尝试从动机和认知两个视角探讨行为贫困陷阱的内在机制,并在全球范围内借助随机控制实验和助推等技术帮助贫困者摆脱行为贫困陷阱。
(图为学者黄龙作报告)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胡小勇教授。胡教授的报告《贫困影响自我调节的神经机制》基于生理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表明贫困是通过改变个体执行注意神经网络、影响决策与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和影响海马体结构和功能这三个方面来影响个体自我调节能力的。
(图为胡小勇教授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杨沈龙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首要—次级控制策略对低阶层者身心健康风险的缓解作用》。该研究认为首要—次级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压力困境下个体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既可以分别独立正向预测健康水平,又可以作为一种整合策略对低阶层者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图为杨沈龙副教授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学者苑明亮关于《中国人的合作行为下降了吗?基于中国大陆地区1999年至2019年间的社会困境研究的横断历史元分析》的研究,以社会困境博弈中的具有较高内部效度的合作行为的实验数据,检验中国人合作行为降低的假设,结果强有力地证明中国人合作行为的上升。该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社会资本变化和合作行为的社会变迁有重要意义。
(图为学者苑明亮作报告)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学者李文岐,他的题目是《青少年对经济不平等的感知及其对系统合理化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项为期三年的追踪研究》。该研究认为青少年已经对经济不平等这一宏观的社会经济现象产生了一定认知,且这一认知会对青少年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造成长期的影响。